茶,除了它变化多端的外观、汤色、滋味,增强免疫的保健功效,令人寻味的还有它那历经千年未绝,从深山密林到佛前庙院,又从王孙贵胄、文人骚客的手中,逐渐落入百姓家的文化历史。
茶文化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,是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,其余包括茶道、茶德、茶精神、茶联、茶书、茶具、茶画、茶学、茶故事、茶艺等。
1、茶道
茶道,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。
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,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,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。它通过沏茶、赏茶、闻茶、饮茶、增进友谊,美心修德,学习礼法,领略传统美德,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。
茶道,是茶文化的核心与灵魂,继承了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性格和基因。在古代中国占据精神统治地位的儒、道、释家,他们的学说、思想,以及其哲理观、伦理观和道德观,主导和影响了中国茶文化的产生、发育和发展。因此也可以说,是三教合一的力量,共同打造了最早时期中国版的茶道。
2、茶德与茶精神
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。茶有八德——康、乐、甘、香、和、清、敬、美。“茶德”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、韩国等,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。
3、茶联
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,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。茶联,作为中华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,它最早应出现在宋代。但有记载和广为流传的茶联还多在清代。现在的名山大川、茶楼、茶馆、茶社和茶亭等处,均可见到一些意味深远、妙趣横生的茶联,它给人们以美的享受,例如正山堂的茶联:“云领正山,树一派红茶气象;堂开胜境,恰十年金骏风华”。
4、茶书与茶具
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,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。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,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,而且在史籍、方志、笔记、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,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、茶史、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。
现代人所说的“茶具”主要指茶壶、茶杯、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。按唐文学家皮日休《茶具十咏》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“茶坞、茶人、茶笋、茶籝、茶舍、茶灶、茶焙、茶鼎、茶瓯、煮茶。”其中“茶坞”是指种茶的凹地。“茶人”,按照现代观点,不应纳入器具。